传习邦(微信ID:chuanxibang)了解到,2021年6月16日,重庆市教委发布消息称《关于禁止公办普通高中招收复读生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已于日前印发。明确禁止公办普通高中招收复读生。
《通知》要求各区县教育部门、各高中学校要加强高中招生管理,全市普通高中学校不得举办复读班,不得与社会机构联合举办复读班,不得在培训机构以学校名义举办复读班,不得招收复读插班生,新生入学的高一年级不得出现大班额增量,保障高考综合改革的顺利实施,保障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深入推进。
《通知》要求各区县、各普通高中学校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政绩观,坚决纠正为了“一本”升学率和名校录取数举办复读班,坚决纠正严重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坚决纠正校际间招生中的恶性竞争行为。禁止诱导已被高校录取的高分考生复习,禁止进行复读宣传。
重庆禁止公办观众招收复读生,对于那些这次因高考不理想而制定复读计划的学生来说,无异于是 "晴天霹雳",纷纷慌乱起来。
为此,教育部门针对2021年高中是否继续接受复读生做出了正式回应:2021年有不允许普通高中接受复读生的相关规定,却并不是全国实行,是个别地区的公办学校不允许再接受复读生。近几年,明确宣布公办学校不再接受复读生的地区有三个,分别为贵州省、四川省、云南省。
维护教育公平
复读生催生“成绩红利”
教育部禁止公办高中招复读生,并不是禁止复读,其出发点还是防止公办高中利用公共资源招复读班收费,破坏教育公平。
高考,一直以来中国亿万人共同关注的热点,更是每个学子人生的重头戏。十二年寒窗苦读,往往只为那一刻破茧成蝶。
然而,不是所有用心良苦都能得到回报,要想登上人生的理想殿堂,“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也正因这种不确定性,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学生高考失利,与目标院校失之交臂。此时“复读”也就成为了这些学生及其背后家庭的一剂良方,他们想要通过“高四”给自己的学习生涯一个圆满的交代。
对于复读生来说,读 "高四 "承载着背水一战的决心,也是弥补高考失败的良机。随着这几年互联网信息的透明化,复读生影响教育公平的诉求和呼声水涨船高。
据数据统计,在2021年,高考的报名人数有1087万左右,而复读人数达到了187万。换一种说法,每100人中,就会有17人复读。在个别高考竞争激烈的省份,情况则更加严峻。河南作为高考大省,其高考报名人数和复读生人数均遥遥领先于其他省份,复读生人数为46.74万,复读生比例已然达到了40.36%。
对于应届生而言,这使得本就竞争激烈的高考角斗场变得更加残酷。这些复读生相当于在高中学习了四年、五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拥有比第一次参加高考的学生更多的学习经验,其成绩也会相较于应届生更上一个台阶。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参加复读的考生不仅仅只是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近些年来复读大军中的“高分学霸”也越来越多,“高三打基础,高四985”并非完全是开玩笑。
2017年高考本科录取进入尾声时,据广东多所机构反映:复读生虽然还是以没能考上本科或者是未能考上重本的学生为主,但分数达到一本还选择复读的学生比例正在逐年增加。
高分考生选择复读现象越来越普遍,各学校为了提高学校重本升学率也不惜使用各种“福利”来吸引高分生入读:有的学校提供免费食宿,有的学校按照考生高考分数给予一定的学费优惠或者免除学费,有的在此基础上还另补助奖学金。
这种现象很好解释,复读生所能带来的“成绩红利”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升学率等指标是非常关键,甚至是赖以生存的。升学率高的学校,在教育资源、社会认同等方面都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而复读生对于这些各种指标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除此之外,复读现象的增多,给高校录取也增添了不少麻烦。一般情况下,很多学生选择复读都要等到学校录取完毕后再做决定。这时就会产生一些被其他志愿录取却没去报到的问题。这样一来,该录取名额又不能够被别人顶替,也就直接导致了教育的资源被浪费。
这种现象如果愈演愈烈,中学内卷也会越来越严重。真正高质量的人才被庞大的复读大军湮灭,人才的公平选拔更无从谈起。这无形中将高考拖进了奇妙的怪圈,要想考取理想院校,“高四”会渐渐成为大多数考生所不得不面临的抉择。
“私立学校、机构、家教”
或将成为复读唯三之选
以上只是“高考复读”所带来危害的冰山一角,教育部更是早就已经关注到这个问题,并着手解决。
2002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教基〔2002〕1号)明确规定:“各地公办高中不得占用学校正常的教育资源举办高中毕业生复读班,也不得招收高中毕业生插班复读”,此后教育部多次重申此规定。
然而,各地落实情况不一,教育部为此下定决心,要求从2008年起,全国所有公办普通高中禁止办复读班,招收高三复读生。这意味着,2008年以后,如果还存在公办高中招复读生,就是违规的。
教育部禁止公办高中招收复读生的规定,在一些地方没有得到严格执行。具体有三种情况:一是出现了公办高中悄悄招收复读生的情况;二是公办高中控股民办高中,以民办高中的名义招收复读生,却利用公共资源组织教学。
比如,倍受舆论关注的毛坦厂中学,每年有数万名复读生,但复读生不是以毛坦厂中学的名义招生,而是以私立济南高级中学的名义招生。还有一种情况是,已经停止招收复读生的公立高中,又悄悄恢复招收复读生。
综上,重庆这次的《通知》只是对此前政策的再次强调,并非新策。
传习邦(微信ID:chuanxibang)认为,复读的需求并不会因公立高中停止招收复读生而消失,只要高考还允许复读,复读市场都会始终存在。
那么,高考发挥失误决心想要复读的学生有哪些选择呢?无非是私立高中、教育机构以及家教这三种,但这几种选择也会带来诸多弊病。
其中之一便是环境改变。很多同学在自己的高中已经习惯,突然换到私立高中好需要内心的适应,适应新的同学和老师。生活和学习节奏都面临被打乱的必然,需要重新进行调整。
其次,很多私立学校的师资力量,还是有待提升的,在整个复读的过程中,又如何能够保证,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能够得到再一次的提升呢?尤其是当孩子在复读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更显著的变化是,复读成本的提高。相比公立学校招生来说,私立学校、机构的复读费用将会更加的昂贵,这对于一般家庭而言,很有可能是承受不住的。相对而言,私立学校、机构将会吸纳更多的高考复读生,也将享受更多来自这些学生的“成绩红利”,升学率和声誉会随之得到提高和改善,进而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未来“私立学校、机构、家教”或将成为复读生的多数选择,教育行业正迫切呼唤理性。其实关于是否应该选择复读,或者是是否去招收复读生,并不能够一概而论。一次成败定终身,肯定不是千千万万家长和孩子所期盼的,但是高考复读生的大幅增长和常态化也会使广大考生的压力大大增加,也有违选拔人才和教育公平的初衷。此项政策的进一步推行,必将在教育行业掀起一波风浪,也牵系着亿万中国家庭的心。在处理教育公平这一大课题的同时,这是否会使“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现象增加,助长另一种形式的“教育不公”,还有待实践与时间去检验。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传习邦的内容,其版权均属传习邦所有。
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传习邦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光正教育或将亏损超20亿,抖音进入“学习圈”,北京将出台政策支持幼儿园招收2至3岁幼儿

“中国智造”到来,职教高考选拨高层次技术人才,实现职教普教双车道

校外培训广告将全面排查清理,新东方俞敏洪将成立农业平台,钉钉全资入股AI教育公司先声智能

国家出手进行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部分职业教育企业获融资,学大教育、字节跳动布局职业教育赛道

“家庭教育促进法”表决通过,职业教育赛道逐渐发展,部分教培机构完成融资

12个省区市建立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教育B端市场成教培机构转型新道路

公办普通高中不再招收复读生,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民办教育或将获益

教育部禁止“拍照搜题”,权衡利弊之下的抉择

教培机构大转型致各地家长退费难,两办强化培训收费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