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日-2日“规范、自律、提质-培训教育在出发”第八届全国培训教育发展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全国千余名培训教育机构代表欢聚一堂,共同探讨在新形势下民办教育培训发展之路。1日下午14时,“科学制定规范治理长效机制 确保培训教育健康发展”论坛如时开始。
从2016年开始,国家下决心治理培训教育机构乱象,密集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不断规范化治理校外培训机构,特别是在2018年2月底,教育部等四部委下发了关于切实减轻学生课外课业负担,全面规范培训机构的文件以来,培训机构如何发展,出路在那?
无坝引水,自流灌溉
西安市碑林区教育局职成科科长赵江杜围绕《科学管理疏堵结合因势利导治乱提质》发表了主题演讲。他认为,民办培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应该与学校教育协调发展。对待校外培训机构要做到“无坝引水,自流灌溉”,而不是“一大切”彻底取缔。赵科长结合碑林区教育局规范民办培训教育机构的具体措施,提出政府要转变角色,从管理者变成服务者。从政策研制、流程审批、监管机制、工作机制等方面加强服务意识。他特别强调,要注重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党支部建设,积极发挥共产党员模范带头和价值导向。他坚信校外培训机构一定会健康有序发展。
科学规范,自律发展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王蕊博士认为,规范校外培训机构,首先要规范教育培训行业“供”“求”关系。学校唯分数和唯升学的做法、考试招生制度、补课与升学之间的联系以及家长对升学、择校等问题的焦虑,这无疑刺激着教育培训行业发展壮大的“味蕾”。
“有需求就有市场”,如果不规范需求问题,那如何规范“供给”?王博士表示校外培训机构要从新定位,现在的家长已经不在于满足孩子学习成绩好,考上好大学,而是更多的希望培养孩子的能力有多方面的发展,获得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对未来发展有用的能力。校外培训机构应该未学生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教育培训,弥补学校教育供给不足和缺陷,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错位发展。
规范办学,长足发展
君学集团副总裁、君学书院院长叶建国通过分享“快播”事件与“阿里巴巴”的成败,让我们知道,政策合规是底线,谁都触动不了的,一旦合规过不了,培训机构的命运只有消亡,没有任何生存的可能性。
同时表示,教育是一项民心民生工程,是公益事业,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将教育变成了完全推向市场商业化的工作,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推行教育必须走市场经济,追求经营效益最大化,所以这个是谁都改变不了的本色,所以固然你的企业有获得利益的法律权力,仍然不能忘记企业属性之外的另外一个教育的本质属性,这个行业属性教育的经营属性一定会大于培训企业属性。所以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公益化的教育发展道路,才有可能让教育培训企业变成常青之树,成为百年名校。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传习邦的内容,其版权均属传习邦所有。
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传习邦对观点赞同或支持。